English

印巴各执一词 对话尚需时日

1999-08-02 来源:光明日报 本报驻伊斯兰堡记者 邹 强 陈小方 我有话说

印巴自5月份在克什米尔卡吉尔地区爆发的冲突余波未尽,近来两国又在上演一场口舌之战。印度在进驻卡吉尔地区并继续清剿残余武装的同时,大力对外宣扬克什米尔地区根本不存在“自由战士”,卡吉尔事件是由一些受到外部支持的恐怖分子越过边界所为。这是印度首次将克什米尔地区的武装活动定义为“恐怖主义”。

针对印度的举动,巴基斯坦外长阿齐兹于7月31日紧急召开新闻发布会,阐明了巴方的立场。他说,印度将克什米尔地区的自由运动混同为恐怖主义,以误导国际舆论的图谋已遭到失败,巴基斯坦并未受到国际社会的孤立,相反,巴基斯坦的观点和立场获得了广泛的支持和同情。阿齐兹是在结束对欧盟轮值主席国芬兰、罗马尼亚和英国的访问后,回到伊斯兰堡当日发表上述讲话的。

卡吉尔事件发生后,在国际社会的调解和压力下,印巴达成了撤军协议,人们为避免了一场可能的核战而大感释然,并认为两国将沿着《拉合尔宣言》铺垫的和平轨道重开对话,以最终解决双方存在的争端和分歧。但当前的事态发展使人们仅有的一丝希望又荡然无存,在两国互相展开攻讦性宣传战的情形下,重开对话不仅困难重重,而且尚需时日。

首先,印巴围绕克什米尔问题在“实控线”一词上大做文章,分歧难以弥合。印度坚持认为当前的实控线即边界线,据此可以合法地占有大部分克什米尔地区。巴基斯坦则反驳说,现有的实控线并非两国的国际边界线,只是双方在一个有争议的地区临时存在分界线。巴基斯坦尊重现有的实控线,是因为1972年与印度签订了《西姆拉协议》,但绝不接受在实控线基础上划分克什米尔地区。广大印占克什米尔的居民从根本上反对这一作法,世界上也没有任何国家承认克什米尔地区是印度的一部分。

其次,印巴双方在重开对话问题上还互设前提,使对话前景更显渺茫。印度提出,与巴基斯坦重开对话必须满足:完全撤出印占克什米尔的“自由战士”、停止破坏实控线现状以及不再进行越界的恐怖活动。巴基斯坦在认为印度的前提不切实际,是故意阻挠对话之举的同时,针锋相对的提出,两国对话应着眼于克什米尔问题的核心,即其整个的归属问题,不应在细枝末节上耗费精力。

最后,印巴对重开对话态度迥异,使双方难以回到谈判桌上握手言欢。对印度而言,一方面其在卡吉尔事件初期的失分已招致国内颇多微词,不会轻易回到对话桌上以示弱:另一方面,巴基斯坦以卡吉尔事件使国际社会对克什米尔问题的关注程度加深。美国受到中东和平进程的鼓舞,对在印巴间充当调解人的兴趣上升,印度一旦与巴基斯坦重开对话,必然受到更大的外来压力,这与其一贯反对第三方插手克什米尔问题的原则是相悖的。而巴基斯坦则倾向于尽早重开对话,一方面缓和谢里夫政府因同意占据卡吉尔地区的“自由战士”撤出而在国内受到广泛批评形成的压力,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,效仿巴勒斯坦,最终解决克什米尔问题。阿齐兹外长的欧洲之行,正是这一政策的延续,巴基斯坦的对话心切,从阿齐兹的一段话中可见一斑,他说,如果印度仍拒绝与巴基斯坦就克什米尔问题展开富有成效的对话,国际社会就应对印度施以最大的压力,包括采取国际制裁。但“道不同,不相与谋”,印巴在重开对话这一问题上的僵局将持续下去。(本报伊斯兰堡8月1日电)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